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同质化竞争,未能构建起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金融服务的普及率不足,一些领域,尤其是弱势领域,缺乏足够的金融供给,导致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广。
由于金融扶持不够,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仍然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凸显了当下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强健实体经济的紧迫性。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就必须把这种局面扭转过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我国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的供需结构存在显著不平衡。一些传统产业如钢铁、煤炭等仍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有效供给不足。 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脱节现象。
我国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时面临的真正问题应该是:对基层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和服务不到位,即中小企业(以及“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困难。这一困难来源于风险方面的问题和结构性方面的问题。
新常态对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要求。以往我国一些金融机构没有完全摆正服务实体经济和追求自身利益的关系,过于强调经营利润,攀比盈利规模和盈利增速的倾向较为明显。不少银行通过快速做大理财、同业等影子银行业务拓宽收入来源,通过不规范收费和不合理定价扩张收入规模,以保持盈利的高速增长。